• 网站首页
  • 研院简介
    • 基本概况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工作职责
  • 招生工作
    • 联合培养招生
    • 招生简章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下载中心
  • 培养工作
    • 联合培养信息
    • 教学管理
    • 实践活动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下载中心
  • 学位与学科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学位申请与授予
    • 学科建设
    • 导师管理
  • 党建思政
    • 思想政治教育
    • 支部活动
    • 党纪法规
  • 奖助体系
    • 动态信息
    • 政策文件
    • 工作参考
    • 下载专区
  • 学术交流
    • 学术报告
    • 研究生论坛
    • 名师论道
通知公告
通知公告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通知公告>>正文

教育部关于印发《研究生导师 指导行为准则》的通知

2025年08月25日  点击:【】
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,有关部门(单位)教育司(局),部属各高等学校、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: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、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,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,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,全 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,我部研究制定了《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》(以下简称准则)。现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。
一、准则是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 。研究生导师是 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,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。长期以来,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、严谨治学、潜 心育人,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,但个别导师存在指导精力投入不足、质量把关不严、师德失范等问题。制定导师指导行为准则,划定基本底线,是进一步完善导师岗位管理制度,明确导师岗位职责,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重要举措。
二、认真做好部署,全面贯彻落实 。各地各校要结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际,扎实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。要做好宣传解读,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准则内容,做到全员知晓。要完善相关制度,将准则真正贯彻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培养全方位、全过程,强化岗位聘任、评奖评优、绩效考核等环节的审核把关。
三、强化监督指导,依法处置违规行为 。各地各校要落实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、院(系)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责任,按照准则要求,依法 依规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,强化监督问责。对确认违反准则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,要按照《教 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》(教师〔 2018 〕 17 号)和本单位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。对违反准则的导师,培养单位要依规采取约谈、限招、停招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;对情节严重、影响恶劣的,一经查实,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;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。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,所在院(系)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需向学校分别作出检讨,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采取约 谈、诫勉谈话、通报批评、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问责。我部将导师履行准则的情况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 “ 双一流 ” 监测指标体系中,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高校,将视情核减招生计划、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,情节严重的,将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的学位授权。

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准则情况,请及时报告我部。我部将适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教 育 部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0 年 10 月 30 日




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


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,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。长期以来,广大导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立德修身、严谨治学、潜心育人,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 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,规范指导行为,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导师,在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》(教研〔 2018 〕 1 号)、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基础上,制定以下准则。
一、坚持正确思想引领 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,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 观,增强使命感、责任感,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。 不得 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、损害党和国家形象、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。
二、科学公正参与招生 。在参与招生宣传、命题阅卷、复试录取等工作中,严格遵守有关规定,公平公正,科学选才。认真完成研究生考试命题、复试、录取等各环节工作,确保录取研究 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。 不得 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 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。
三、精心尽力投入指导 。根据社会需求、培养条件和指导能 力,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,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,及时督促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、科学研究、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任务;采用多种培养方式,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。 不得 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。
四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 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因材施教;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、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;综合开题、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,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 议。 不得 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、科研、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, 不得 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。
五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。秉持科学精神,坚持严谨治学,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;以身作则,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 练,尊重他人劳动成果,杜绝学术不端行为,对与研究生联合署 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。 不得 有违反学术规范、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。
六、把关学位论文质量 。加强培养过程管理,按照培养方案和时间节点要求,指导研究生做好论文选题、开题、研究及撰写等工作;严格执行学位授予要求,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把 关。 不得 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。
七、严格经费使用管理 。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、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,按规定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经费支持,确保研究生正当权益。 不得 以研究生名义虚报、冒领、挪用、侵占科研 经费或其他费用。

八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人文关怀,关注研究生学业、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,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。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,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。



(此件主动公开)

部内发送:有关部领导,办公厅、教师司、政法司、规划司、人事司、 督导局、思政司、社科司、科技司、学生司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教育部办公厅 2020 年 11 月 4 日印发


下一条: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》的通知

【关闭】

总访问量:

贵州师范学院研究生院  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贵州师范学院
电话:0851-85842710  邮编:550018

技术支持:贵州航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 

文章详情

教育部关于印发《研究生导师 指导行为准则》的通知

 阅读:
发表于
2025-08-25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,有关部门(单位)教育司(局),部属各高等学校、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: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、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,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,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,全 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,我部研究制定了《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》(以下简称准则)。现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。
一、准则是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 。研究生导师是 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,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。长期以来,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、严谨治学、潜 心育人,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,但个别导师存在指导精力投入不足、质量把关不严、师德失范等问题。制定导师指导行为准则,划定基本底线,是进一步完善导师岗位管理制度,明确导师岗位职责,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重要举措。
二、认真做好部署,全面贯彻落实 。各地各校要结合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际,扎实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。要做好宣传解读,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准则内容,做到全员知晓。要完善相关制度,将准则真正贯彻落实到研究生招生培养全方位、全过程,强化岗位聘任、评奖评优、绩效考核等环节的审核把关。
三、强化监督指导,依法处置违规行为 。各地各校要落实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、院(系)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责任,按照准则要求,依法 依规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,强化监督问责。对确认违反准则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,要按照《教 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》(教师〔 2018 〕 17 号)和本单位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。对违反准则的导师,培养单位要依规采取约谈、限招、停招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;对情节严重、影响恶劣的,一经查实,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;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。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,所在院(系)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需向学校分别作出检讨,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采取约 谈、诫勉谈话、通报批评、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问责。我部将导师履行准则的情况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 “ 双一流 ” 监测指标体系中,对导师违反准则造成不良影响的高校,将视情核减招生计划、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,情节严重的,将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的学位授权。

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准则情况,请及时报告我部。我部将适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教 育 部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0 年 10 月 30 日




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


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,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。长期以来,广大导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立德修身、严谨治学、潜心育人,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 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,规范指导行为,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导师,在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》(教研〔 2018 〕 1 号)、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基础上,制定以下准则。
一、坚持正确思想引领 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,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 观,增强使命感、责任感,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。 不得 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、损害党和国家形象、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。
二、科学公正参与招生 。在参与招生宣传、命题阅卷、复试录取等工作中,严格遵守有关规定,公平公正,科学选才。认真完成研究生考试命题、复试、录取等各环节工作,确保录取研究 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。 不得 组织或参与任何有可能损害考试 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动。
三、精心尽力投入指导 。根据社会需求、培养条件和指导能 力,合理调整自身指导研究生数量,确保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指导,及时督促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、科学研究、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任务;采用多种培养方式,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。 不得 对研究生的学业进程及面临的学业问题疏于监督和指导。
四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 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,因材施教;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、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;综合开题、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,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 议。 不得 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、科研、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, 不得 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。
五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。秉持科学精神,坚持严谨治学,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;以身作则,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训 练,尊重他人劳动成果,杜绝学术不端行为,对与研究生联合署 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。 不得 有违反学术规范、损害研究生学术科研权益等行为。
六、把关学位论文质量 。加强培养过程管理,按照培养方案和时间节点要求,指导研究生做好论文选题、开题、研究及撰写等工作;严格执行学位授予要求,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把 关。 不得 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。
七、严格经费使用管理 。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、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,按规定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经费支持,确保研究生正当权益。 不得 以研究生名义虚报、冒领、挪用、侵占科研 经费或其他费用。

八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人文关怀,关注研究生学业、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,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。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,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。



(此件主动公开)

部内发送:有关部领导,办公厅、教师司、政法司、规划司、人事司、 督导局、思政司、社科司、科技司、学生司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教育部办公厅 2020 年 11 月 4 日印发